厉害了我的国 :中国古人的经济学思维

来源:网络zd2

状态:已完结

作者:佚名

主角: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本来只需等待一个好的时机,胡雪岩就能实现拿到生丝定价权的心愿,但偏偏祸从天降,一边是欧洲生丝大丰收,拿到定价权没有了可能,一边是深陷李鸿章与左宗棠的政治斗争。

原本即使拿不到生丝定价权,但只要把手里的生丝卖出去,胡雪岩也不会亏本,可生丝还没卖出去,胡雪岩在银行的贷款到期了。

一开始胡雪岩不甘心贱价把生丝卖出去,所以只得拆东墙补西墙,以贷还贷,几百万两银子的周转,对于胡雪岩来说是不成问题的。可陷入政治斗争,生意经就没那么单纯了,胡雪岩的靠山是左宗堂,同时胡雪岩也是左宗堂的钱袋子。

当时李鸿章和左宗堂是政敌,李鸿章扳倒左宗堂的策略是要先拿掉他的“钱袋子”,所以李鸿章是想法设法要打击胡雪岩。胡雪岩屯生丝资金周转不灵是李鸿章千载难逢的好机会,正是好做文章的时候。所以胡雪岩面临的是重重危机。

首先是李鸿章放话给家银行不准贷款给胡雪岩,但胡雪岩还有自己的银行,他可以借自己银行的资金做周转,然后卖掉手里的生丝度过危机。但接着李鸿章就把胡雪岩资金周转不灵的消息放了出去,导致在胡雪岩银行存款的人纷纷要求兑现,“挤兑潮”对于胡雪岩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。

这还没完,李鸿章通过各种关系不让人买胡雪岩手里的生丝,而且让手底下的人诬告胡雪岩,说胡雪岩在代表清朝跟外商银行贷款的过程中吃拿回扣,这消息是直接传到了慈禧手里,慈禧大发雷霆,立即就差人拿办胡雪岩了。

至此胡雪岩再无力回天,向左宗堂求救的信也被李鸿章拦下,胡雪岩是彻底断了后路,曾经的辉煌也在瞬间化为乌有。

显然,从融资的角度看,这两种操作是反向对冲的。但是,资金与市场,却又缺一不可。由此行商们便陷入了恶性循环:牺牲了利润的“贵买贱卖”,造成资金进一步紧张,进而更深地依赖“贵买贱卖”。如此饮鸩止渴,在出口商品的质量上做点手脚,也就几乎毫无悬念了。当时费城最大的茶叶商人Stephen Girard指出:“赊账的商人可能获得两到三年的信用期,但既然他在价格上占了便宜,茶叶的质量大概就比信誉卓著的商人买到的茶叶差了许多。”

尽管喜爱向老外们炫耀财富,大多数的中国商人却既无资金实力、又无管理能力,经商如同摸着石头过河,混一天是一天,不断透支信用与信誉的“亏本买卖”,也就成了苟延残喘的强心针。

1.5 银议罪,钱养廉

清朝乾隆年间,官场上流行一种“议罪罚款”的制度。众所周知,乾隆皇帝好大喜功,连年对外征战,致使财政支出倍增,导致国库空虚。与此同时,晚年的乾隆皇帝更加注重享乐,四处巡幸、修建行宫、举办寿庆,而负责管理皇家事务的内务府财源有限,因此捉襟见肘。说白了,乾隆皇帝出手阔绰,很能花钱,但私人荷包却没钱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厉害了我的国 :中国古人的经济学思维
返回顶部